深职要闻

  • 分享

校领导带领同学在湘西十八洞村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

探访精准扶贫首倡地“洞”见乡村振兴新传奇 ​

发布:2024-11-20

11月16日,在学校党委书记杨欣斌的带领下,来自本科教育学院、集成电路学院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、“飞翔计划”的20位深职学子来到湘西十八洞村开启了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实践之旅,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,于青山绿水间探寻乡村振兴的致富良方。

师生参观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。

观主题馆,探深山苗寨蝶变路

“山沟两岔穷疙瘩,每天红薯苞谷粑。要想吃顿大米饭,除非生病有娃娃。”主题馆墙上的这首苗歌刻画了精准扶贫前十八洞村的穷苦不堪。2013年11月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“精准扶贫”,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,因地制宜。十年来,十八洞村村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以“首倡之地”扬“首倡之勇”、尽“首倡之力”、发“首倡之声”,找准一套好方子、蹚出一条新路子、村里摘掉穷帽子、村民鼓起钱袋子、过上红火好日子。笑脸墙上一张张发自肺腑的笑脸就是美好生活的最佳印证。整个展馆以精准扶贫为主题,通过生动图片、翔实资料、真实故事,展示了我国脱贫攻坚的历程。


师生调研十八洞村非遗苗绣。

访十八洞,寻精准扶贫丰硕果

初冬的十八洞,细雨绵绵、烟云缭绕,沿着青石板路,同学们来到村民石拔三家。十年前,石奶奶家中的电器只有一盏5瓦的电灯,如今,冰箱彩电早已不再是稀罕物。和石奶奶一样,村里许多人家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猕猴桃香飘五湖四海,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,古苗绣绘出山河壮美、山泉水流淌幸福之声。“精准扶贫”在这座古苗寨里孕育出别样生机,结出丰硕果实。

上思政课,铸青年担当奋进魂

课上,杨欣斌让同学们谈谈对湘西的印象。美丽、神秘、少数民族、苗寨……同学们畅所欲言。杨欣斌表示,经过十年间的建设,深圳到湘西高铁直达、交通顺畅,矮寨大桥和公路的修建连接了村落和远方,乡村面貌焕然一新。如今,一面旗、一本书、一幅画、一座桥、一杯茶、一坛酒成为了湘西的闪亮名片。改革开放以来,一碗饭、一颗菜、一滴水、一度电、一座桥、一张票这些点滴小事成为党和国家的民生大事,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体现。他指出,作为新时代担大任的青年学子,必须树立远大理想信念,为民族复兴挺膺担当。将来成为怎样的人,在学校成为怎样的人,要将远大目标具象化为中小目标,逐一实现。其次,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,树立理想也要付诸实践。同学们要上好每一堂课、做好每一次实践、多追问、多思考,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,用时间将勤奋转化为习惯、内化为基因。他希望同学们也将在湘西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、所感所悟,带回学校、做好分享。

行走的思政课走新入心,笃行之奋进路履践致远。深职学子将继续走读深圳、走读湾区、走读中国、走读世界。思政课教学将在实践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,指引深职学子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挥洒汗水,铸就新篇。

(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凡)